煤炭产业增长动力强劲
跟踪支架在国内市场的兴起,这或是一场必将到来的产业迭代。
董事会认为,更改名称将为保利协鑫能源提供一个崭新的企业形象,呈现强大的研发实力及未来发展方向,且更加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最佳利益,助推企业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协鑫集成表示,2021年光伏全行业上游硅料供应紧张,导致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高位运营,叠加光伏胶膜、背板、玻璃、边框、硅胶等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公司组件生产成本快速攀升,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组件毛利率大幅下降电池组件厂商东方日升和爱旭股份近期公布的业绩预告也都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亏损,其给出的亏损原因都是由于上游硅料等环节涨价,导致下游利润受影响。
因此,全年硅料供需整体基本平衡或阶段性不足。因此,虽然大家仍然把硅料称为多晶硅,但实际上目前市场上的多晶硅基本都是单晶料,包括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等。2月16日,硅业分会发布的多晶硅周评介绍,当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3.5-24.9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4.30万元/吨;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3.3-24.7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4.07万元/吨。现在主流厂商出炉的单晶料的比例能够做到98%以上,通威能够做到99%以上,稍微差点的公司可能就90%多。隆基股份12月16日的价格数据显示,G1硅片的价格下跌到每片4.83元,M6硅片下跌到每片5.03元,M10硅片价格下跌到每片5.85元。
硅业分会亦表示,当周价格涨幅略有收窄,主要是由于各硅料企业2月份订单已于上周基本签订完毕,本周有新单成交的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同时,另外一家硅片龙头公司中环股份也在12月份下调了各尺寸的硅片价格。预期2023年多晶硅就将出现过剩。
3、下游龙头也要参股硅料除了直接投资之外,下游的龙头企业也要参股硅料,保障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在襄阳分会场,总投资228亿元、一期投资50亿元的吉利科技 硅谷 项目开工,主要从事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研发生产,着力打造绿色硅材料产业集群。因此,与上游硅料企业利润暴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下游非垂直一体化的电池片、组件企业由于缺乏上游支撑,多家出现亏损。1月14日,新特能源在港交所公告,集团预期2021年利润不少于人民币50亿元,同比涨幅大于610%。
3)晶科、晶澳参股特变电工6月18日,特变电工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与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签订了《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绿色能源循环经济项目暨内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书》。作为海外多晶硅的龙头企业,瓦克集团最新的2021年度初步财务数据显示:瓦克多晶硅业务全年实现息税前利润6.65亿欧元(约47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度暴增13000%。
诚然,前文宣布的超过200万吨的硅料扩产计划可能无法全部实现。在继续执行基于此前签订的硅料长单采销协议的基础上,再附加三年合计约6.5GW的硅片长单采销合作,合作期为2021-2023年,采用市场化原则,按月议价。三、汽车行业大佬也跨界做硅料!除了传统的光伏企业眼红硅料利润,纷纷投资、扩产、参股硅料企业之外,非光伏行业的企业,也来跨界投资硅料!1、吉利汽车跨界光伏,投资硅料2月8日,在湖北武汉东湖综保区,湖北全省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成功举办。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180亿元。
截至2021年底,全国的多晶硅产能仅58万吨。根据硅业分会的统计,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多晶硅生产企业共13~14家,总产能约58万吨。图片来源:大全新能源 图片来源:硅业分会2、上下游新产能达到229万吨硅料环节高额的利润,吸引了众多投资企业。《东吴光伏圈》获悉,在2021年11月,吉利科技与谷城县举行项目签约仪式,双方将在谷城投资 硅谷 项目,建设专业化硅产业园区,促进当地硅产业链发展。
项目将分为三期具体实施,第一期设计产能为6万吨,拟投资人民币36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少有13家硅料的上下游企业,宣布了多晶硅新投产、扩产计划,总规模高达209万吨。
国外的硅料企业利润同样大幅增长。2021年2月9日,新特宣布:在内蒙古包头扩产10万吨;2021年4月16日,润阳股份宣布:在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扩产10万吨;2021年5月11日,东方希望宣布:在宁夏石嘴山扩产40万吨;2021年6月1日,新疆晶诺宣布:在新疆胡杨河扩产10万吨;2021年6月8日,润阳股份宣布:在宁夏石嘴山扩产10万吨;2021年6月12日,青海丽豪宣布:在青海西宁扩产20万吨;2021年6月30日,通威股份宣布:在四川乐山扩产20万吨;2021年8月8日,亚洲硅业宣布:在青海西宁扩产4万吨;2021年12月18日,大全能源宣布:在内蒙古包头扩产20万吨;2021年12月13日,信义光能宣布:在云南曲靖扩产20万吨。
2021年12月14日,江苏阳光集团宣布:在内蒙古巴彦淖尔扩产10万吨;2021年12月27日,东方日升宣布:在内蒙古扩产15万吨。通威的利润高增长在硅料企业里并非个案,其他硅料企业的利润也大幅增长。在《光伏产品价格复盘》一文中介绍,硅料最大涨幅224%,全年涨幅177%,这是硅料企业利润大涨的根源! 2、多家非垂直一体化电池片、组件企业出现亏损硅料全年涨价折合成本上涨约0.54元/W;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主流型号(182/210)的电池片、组件环节涨幅仅10%~15%,折合0.1~0.2元/W。2021年硅料的高利润,让许多企业眼热!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至少有14家光伏业内的企业号称要新投、扩产多晶硅,总产能超过209万吨。1月25日,大全新能源发布业绩预告,2021年1-12月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6-58亿元,同比增长约450%。双方拟透过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展开合作,江苏中能拟于合资公司中持股65%,无锡上机拟于合资公司中持股35%。
1月29日,爱旭股份发布公告,经初步测算,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约为-7,000万元至-1,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预计公司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出现亏损,约为-20,000万元至-10,000万元两大硅料巨头落户通威永祥:20万吨高纯晶硅在乐山,通威永祥掌握了西门子工艺技术,攻克了改良西门子法关键技术,创新了永祥法。
2022年,乐山将形成69GW的拉棒切方、34GW切片、10GW电池片生产能力,产值规模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球单一区域最大产能。2021年,多晶硅供不应求导致价格暴涨,我国作为全球多晶硅产能最大的国家,几乎占据了全球的半壁江山,四川乐山作为多晶硅料的重要供给地,将切实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为光伏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保利协鑫:50万吨颗粒硅保利协鑫乐山颗粒硅项目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采用保利协鑫独创的硅烷流化床法(FBR)批量生产颗粒硅,主要用于单晶硅连续拉晶加料、高效多晶硅铸锭铺底以及块状多晶硅填隙增加装炉量。国内首块多晶硅研制生产基地,高纯晶硅产能居全国第一;稳居全球硅材料生产基地第一方阵,四川乐山被誉为中国多晶硅黄埔军校、绿色硅谷。
一期投资40亿元,利用公司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国内领先的工艺技术,配套使用京运通1600型单晶炉拉制硅棒,适配210mm尺寸。以把光伏产业打造成乐山向全省乃至全国贡献的第一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为目标,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四川乐山硅料- 拉棒切方-切片-电池片-组件一体化产业体系逐步成形。京运通:24GW高效单晶硅棒、切片京运通在四川省乐山市设立全资子公司乐山市京运通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乐山市京运通硅片有限公司。据了解,协鑫一期颗粒硅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完成设备采购,并已开始基建,计划在2022年三月前建成投产,协鑫乐山颗粒硅项目整体规划50万吨,目前已实施一期10万吨。
四川晶科:25GW单晶拉棒和切方晶科25GW单晶拉棒和切方项目,由四川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投建,位于乐山市高新区五通桥工业基地,总投资150亿元。目前晶科能源一期二期已竣工投产,当前产能超过12GW,三期5GW拉棒切方暨10GW切片项目于2020年12月21日开工,建成后,四川晶科单晶棒产能将达到18GW,年产值将超过120亿元。
除了四川乐山,通威永祥股份拥有云南保山、内蒙古包头三大基地,2021年底公司高纯晶硅产能超过18万吨,预计2022年达到33万吨。1隆基、天合参股2020年9月,隆基和通威建立长期稳定的多晶硅料供需关系达成合作意向。
项目建成达产后,10GW光伏电池年产值80亿元。中国多晶硅发祥地乐山多晶硅起步早,上世纪六十年代,内迁到乐山的峨眉半导体研究所将多晶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90年代中后期,改良西门子法被研制成功,打破了俄、德、日等国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根据二者所签署协议,隆基持有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15%的股权。乐山京运通项目总投资70亿元,共建设24GW单晶拉晶、切片项目。2021年6月,通威和乐山市政府共同宣布再新增140亿投资,在乐山建设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随着一期投产,乐山基地将成为全球首个产能超10万吨的高纯晶硅生产基地。上下游产业集聚协鑫集成:10GW光伏电池2020年底,协鑫集成发布公告将在四川乐山市高新区投资建设年产10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约43亿元。
除此,天合和通威通天合作也轰动一时,仍是以投资参股的形式,天合持股35%与通威共同合作投资光伏产业链项目,其中年产15GW的拉棒项目设立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总投资50亿,预计2022年3月底竣工投产。高测股份:20GW大硅片及配套项目高测股份乐山20GW光伏大硅片及配套项目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高新区五通桥工业基地,预计总投资额约16.49亿元,项目拟由高测股份的全资子公司乐山高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运营和管理
本次对外投资落实了公司向工业硅下游进一步拓展的整体战略规划,为公司光伏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公司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发展光伏产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
项目建设期为2022年5月至2025年5月。公告显示,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能源结构迫切需要向低碳、环保、清洁化演变转型。
评论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